主页 > 中医按摩 >

  穴位是如何分类的?

  人体的腧穴有很多,腧穴之间互 相联系,不是彼此孤立的。其作用是 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将其有共性 的腧穴加以系统分类.大体上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穴位分类

  1.十四经穴

  常叫作“经穴”,指分布在十二 经脉和任、督两脉上的腧穴。它们具 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是腧穴 中的最主要部分。

  2.奇穴

  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 的位置。但尚未列人十四经系统的 脑穴。因此也叫作“经外奇穴”。 奇穴的分布比较分散,对某些病症 有一定的特异性治疗作用,如太阳 穴治头痛,阑尾穴治阑尾炎等。

  3.阿是穴

  俗称“压痛点”,古代叫作“以 痛为腧”。它既无具体名称,也没有 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阳性反应 点作为脸穴的,阿是穴实际上是尚未 命名的脸穴.是经穴产生的基础。

  穴位中的特定穴

  1.原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 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12个腧穴。 原穴与脏腑之原气有着密切的联系, 《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 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 五脏六腑。”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三 焦之气源于肾间动气.输布全身,调 和内外,宜导上下。关系着脏腑气化 功能,而原穴正是其所流注的部位。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凡此 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 也。”因此,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 脏腑的疾病,也可协助诊断。
 


 

  2.络穴

  络穴是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之 处的15个腧穴。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 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络穴鸿尾位 于腹部.普脉络穴长强位于尾能部. 脾之大络大包位于脚胁部。络穴是络 脉从本经别出的部位.络穴除可治疗 其络脉的病症外,由干十二络脉具有 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因此,络 穴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症.如肝经 络穴盆沟.既可治疗肝经病症,又可 治疗胆经病症.同样胆经络穴光明, 既可治疗胆经病症,又可治疗肝经病 症。络穴的作用主要是扩大了经脉的 主治范围。

  3.背俞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 部的12个脸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 肤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 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募穴是脏腑之气 结聚于胸腹部的脸穴,均位于脚腹部 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 处部位相近。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 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的部位,在分布 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 排列相接近,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相 关脏腑的病变。如肺热咳嗽,可选泻 肺之背俞穴肺俞.寒邪犯胃出现的胃 痛,可灸胃之募穴中脱。

  另外,背俞穴和蓦穴还可用于治 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连属的组织器官 疾病,如肝开窍于目,主筋,目疾、 筋病可选肝俞.肾开窍于耳。耳疾可 选肾俞。

  4.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共 16个腧穴,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 下。郄穴是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病症 的重要穴位,尤其在治疗急症方面有 独特的疗效。如急性胃脘痛,取胃经 郄穴梁丘.肺病咯血.取肺经郄穴孔 最等。脏腑疾病也可在相应的郄穴上 出现疼痛或压痛,有助于诊断。

  5.下合穴

  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 阳经的6个腧穴,其中胃、胆、膀胱 的下合穴,即本经五脸穴中的合穴, 而大肠、小肠的下合穴位于胃经,三 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六腑胃、大 肠、小肠、胆、膀胱、三焦的下合穴 依次分别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 虚、阳陵泉、委中、委阳。临床上六 腑相关的疾病常选其相应的下合穴治 疗.如肠痈取上巨虚.泻痢选下巨 虚。另外.下合穴也可协助诊断。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