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医养生 > 四季养生 >

  秋季皮肤干燥救星!从清洁到护理,5 步养出水润肌

  秋风一刮,不少人就会发现皮肤开始 “闹脾气”:脸颊紧绷起皮,化妆时卡粉卡到斑驳,手肘、小腿摸起来粗糙像砂纸,甚至偶尔还会干痒刺痛 —— 这都是秋季皮肤干燥惹的祸。其实秋季干燥不是 “绝症”,只要找对原因、用对方法,就能轻松摆脱 “干皮烦恼”,养出水润透亮的皮肤。​
 


 

  先搞懂:秋季皮肤为什么会干燥?​

  想要解决干燥问题,得先知道 “干” 的根源,主要有 3 个原因:​

  环境湿度低:秋季雨水减少,空气湿度下降(很多地方相对湿度不足 40%),皮肤表面的水分会被干燥的空气 “吸走”,就像衣服晾在风口很快变干一样,皮肤的水分也会快速流失;​

  皮脂分泌减少:夏天温度高,皮肤会分泌更多皮脂(油脂),在皮肤表面形成 “保护膜”,锁住水分;但秋季气温下降,皮脂分泌随之减少,这层 “保护膜” 变薄弱,水分就更容易跑掉;​

  护理方法不当:比如用热水洗脸、频繁去角质、用清洁力过强的洗面奶,都会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让皮肤锁水能力变差,越洗越干。​

  5 步护理法:从早到晚,给皮肤 “喝饱水”​

  针对秋季干燥的特点,从清洁到保湿再到防护,做好这 5 步,就能让皮肤保持水润:​

  第一步:温和清洁,别让皮肤 “越洗越干”​

  清洁是护肤的基础,但秋季清洁一定要 “温柔”,避免破坏皮肤屏障:​

  水温别太高:洗脸时用 32-38℃的温水(接近体温),别用滚烫的热水 —— 热水会洗掉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让皮肤变得紧绷;​

  选对洗面奶:干性、敏感肌选 “氨基酸洗面奶”(成分表第一位是 “XX 酰 XX 氨酸 X”,如椰油酰甘氨酸钾),清洁力适中,洗完不紧绷;油性肌可以选 “氨基酸复配皂基” 的洗面奶,既能清洁油脂,又不会过度干燥;避开含 “皂基”(成分表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 “酒精” 的强力清洁产品;​

  洗脸别太勤:干性、敏感肌早晚各洗 1 次脸即可,早上甚至可以用清水洗;油性肌早上用清水,晚上用洗面奶,避免一天洗 3 次以上,防止皮肤过度清洁。​

  第二步:及时保湿,给皮肤 “锁水护盾”​

  清洁后 3 分钟内是保湿黄金时间(此时皮肤还处于湿润状态,更容易吸收水分),分 “补水” 和 “锁水” 两步做,保湿效果翻倍:​

  第一步:补水(用爽肤水 / 精华水)​

  倒适量爽肤水在化妆棉上,轻轻擦拭脸颊、额头、下巴,或直接用手拍打吸收,为皮肤快速补充水分;干性、敏感肌可以选含 “透明质酸(玻尿酸)”“神经酰胺”“泛醇” 成分的爽肤水,补水同时修复皮肤屏障;油性肌选含 “金缕梅”“茶树” 成分的清爽型爽肤水,补水不黏腻。​

  第二步:锁水(用乳液 / 面霜)​

  补水后一定要用乳液或面霜锁水,否则水分很快会流失:​

  干性肌、敏感肌选 “面霜”(质地偏厚重,如乳霜、膏状),含 “角鲨烷”“羊毛脂”“凡士林” 成分的面霜锁水效果更好,尤其适合秋末冬初的干燥天气;​

  油性肌、混合肌选 “乳液”(质地轻薄,流动性强),含 “烟酰胺”“维生素 B5” 成分的乳液,既能锁水又能调节油脂分泌,不会闷痘;​

  涂的时候别用力搓揉,用指腹轻轻按压皮肤,促进吸收,重点涂抹脸颊、手肘、小腿等容易干燥的部位。​

  第三步:加强防晒,别让紫外线 “偷走水分”​

  很多人觉得秋季阳光不强烈,就不用防晒了 —— 其实秋季紫外线依然强烈,而且空气干燥,紫外线更容易穿透皮肤,不仅会晒黑,还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干燥!​

  选对防晒产品:干性肌选 “滋润型防晒”(如防晒乳、防晒霜),含 “甘油”“透明质酸” 成分,防晒同时保湿;油性肌、敏感肌选 “清爽型物理防晒”(成分含氧化锌、二氧化钛),温和不刺激,不容易闷痘;​

  足量涂抹:每次涂防晒要用量足够(脸部分量约等于 1 枚硬币大小),均匀涂抹在面部、颈部、耳后等暴露部位,出门前 15 分钟涂好,每隔 2-3 小时补涂一次(如果在户外)。​

  第四步:定期去角质,让保湿更有效​

  秋季皮肤新陈代谢变慢,老废角质堆积在皮肤表面,会影响护肤品吸收,让皮肤看起来暗沉、粗糙,所以需要定期去角质,但频率和方法要注意:​

  干性、敏感肌:每 2-3 周去 1 次角质,选 “温和型去角质产品”(如含 “乳酸”“水杨酸” 的温和焕肤精华,或去角质凝胶),避免用颗粒粗大的磨砂膏,防止划伤皮肤;​

  油性、混合肌:每周去 1 次角质,可选 “磨砂膏”(颗粒细腻的)或 “清洁面膜”(如泥膜),帮助清除毛孔内的油脂和老废角质,但别过度去角质,否则会破坏皮肤屏障;​

  去角质后护理:去角质后皮肤会比较敏感,要及时用保湿面膜(敷 10-15 分钟)补水,然后涂爽肤水和面霜锁水,避免立即暴晒。​

  第五步:身体护理,别忽略 “小细节”​

  除了脸部,身体皮肤(尤其是手肘、膝盖、小腿、脚踝)在秋季也容易干燥起皮,需要专门护理:​

  洗澡别太长:洗澡时间控制在 10-15 分钟内,水温别太高,避免用强力清洁的沐浴露(选 “滋润型沐浴露”,如含 “牛奶”“蜂蜜”“精油” 成分);​

  及时涂身体乳:洗完澡后擦干身体(别擦太干,保留一点水分),立即涂身体乳,重点涂抹手肘、膝盖、小腿等粗糙部位,干性肌选 “膏状身体乳”,油性肌选 “乳液状身体乳”;​

  特殊部位护理:嘴唇容易干裂,每天涂 2-3 次润唇膏(含 “蜂蜡”“凡士林”“维生素 E” 成分),避免用舌头舔嘴唇;手部经常接触水和洗涤剂,每次洗手后涂护手霜,睡前可以厚涂护手霜,戴手套睡觉,第二天手会更滋润。​

  2 个 “加分项”:饮食 + 生活习惯,从内到外补水​

  除了外用护理,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影响皮肤状态,做好这两点,皮肤会更水润:​

  多吃 “补水食物”:每天喝够 1500-2000 毫升温水(别用饮料代替),多吃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梨、葡萄、柚子、猕猴桃、黄瓜、冬瓜、银耳、百合等,这些食物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帮助皮肤保持水润;少吃辛辣、油炸、高糖食物,这些食物容易让皮肤出油增多,加重干燥。​

  调整生活环境:如果家里或办公室空气干燥,可以放一台加湿器(湿度控制在 40%-60%),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暖气房(空调和暖气会让空气更干燥);晚上睡觉前可以在床头放一杯水,或用湿毛巾搭在暖气片上,增加室内湿度;保证充足睡眠(每天 7-8 小时),睡眠不足会让皮肤新陈代谢变慢,加重干燥和暗沉。​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