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体易因体温调节失衡引发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口渴、乏力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中暑属“暑温”“阳暑”范畴,治疗需以清热解暑、化湿和中为主。以下从单味中药材和经典方剂两个层面,结合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系统梳理夏季中暑的中药防治方案。
金银花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兼具抗菌消炎作用。
应用:
泡水代茶饮可缓解中暑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
现代研究证实,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木犀草素等成分能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体温。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发腹泻。
藿香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擅长治疗湿阻中焦证。
应用:
煎煮或制成藿香正气水,可缓解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
藿香中的广藿香酮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改善消化功能。
禁忌: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荷叶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脾、胃经。
功效: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兼具降脂作用。
应用:
鲜荷叶煮粥或泡茶,可缓解头昏、乏力、口渴。
荷叶碱能促进汗腺分泌,通过排汗降低体温。
禁忌:体虚者慎用,过量可能引发腹泻。
中药材在夏季中暑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清热解暑、化湿和中、调节体温等机制,能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然而,中暑严重者(如热射病)需立即就医,中药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建议公众在高温季节合理使用中药,结合科学防护措施,安全度过炎夏。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