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大全 > 解表药 >

  紫苏叶

  紫苏叶为一年生、直立草本,南方7至8月,北方8至9月。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紫苏和野紫苏的叶带叶小软枝。枝叶茂盛时收割,摊在地上或悬于通风处阴干,干后将叶摘下即可。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两面绿色,暗绿色或带紫色协定缘具圆锯齿。叶柄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均以叶完整,色紫、香气浓者为佳。

  

  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cm,宽2.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中文学名 紫苏叶

  

  别 称 苏叶、赤苏、紫苏、皱苏、尖苏、香苏叶、鸡冠紫苏、子苏

  

  门 被子植物门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科 唇形科

  

  族 塔花族

  

  种 紫苏

  

  用药部位 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

  

  储 藏 0度到18度冷藏

  

  拉丁学名 Folium Perillae

  

  界 植物界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管状花目

  

  亚 科 野芝麻亚科

  

  属 紫苏属

  

  分布区域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功能主治 风寒感冒,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产地分布

  

  中国南北各省区广泛栽培。不丹,印度,中南半岛,南至印度尼西亚(爪哇),东至日本,朝鲜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生长习性

  

  紫苏喜温暖、湿润气候,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旺盛,产量较高。以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栽培为宜。

  

  文献记载

  

  紫苏出自 陶弘景: (紫苏)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茬者,名野苏,不任用。《 本草图经》:紫苏,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夏采茎叶,秋采实。苏有数种,有 水苏、 白苏、鱼苏、山鱼苏,皆是荏类。白苏方茎圆叶,不紫,亦甚香,实亦入药。鱼苏似 菌陈,大叶而香,吴人以煮鱼者,一名鱼舒。生山石间着名山鱼苏,主休息痢,大小溪频数,干末米饮调服之,效。《 纲目》: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圆而有尖,四围有锯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紫苏嫩时采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ZU食甚香, 夏月作熟汤饮之。

  

  五、六月连根采收,以火煨其根,阴干,则经久叶不落。八月开细紫花,成穗作房如 荆芥穗。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亦可取油如茬油。今有一种花紫苏;其叶细齿密纽如剪成之状, 香色茎子并无异者,人称 回回苏。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 (苏叶)、梗 ( 苏梗)、果( 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近些年来,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 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

  

  1、《 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2. 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3.《 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 心腹胀满,止 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4.《 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5.《履巉岩本草》:止 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6.《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7.《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 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8.《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9.《 本草汇言》《 纲目》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 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 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 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穷、 当归,则和血、散血;同 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 霍乱脚气;同 桔梗、 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 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10.《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花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 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 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当详之。

  

  11.《药品化义》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 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丹溪治春分后湿热病,头痛身热,脊强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 葛根、白芷,入 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风,发汗解肌,其病如扫。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气,停滞胸膈,入分心气饮,开心胸郁热神妙。如寒滞腹痛,火滞痢疾,湿滞泄泻, 少佐二、三分,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参苏饮治虚人感冒风寒,方中一补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

  

  12.《本草正义》(紫苏) 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 宣散,茎则偏于 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 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今人恒以茎、叶、子三者分主个症。盖此物产地不同,形状亦别,多叶者其茎亦细,而茎杆大者,则叶又少,故分析辨治,尤为精切。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者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则滑利直下, 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此今人选药之密,已与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谓非药物学之进境者。

  

  13.《 长沙药解》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散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紫苏)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药用价值

  

  性味:辛,微温,无毒

  

  归经: 脾经、肺经二经。

  

  1、理气,和营。治 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 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 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 半夏、 厚朴同用。

  

  3.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 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4.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 白芷煎服。

  

  紫苏叶做法指导:

  

  1. 凡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抽,头痛无汗,鼻寒清涕者,可与羌活、防风、白芷等配伍,以解表散寒。

  

  2. 凡气滞湿阻,胃气不和,脘腹胀闷,呕恶腹泻者,可与藿香、陈皮、半夏曲、茯苓等配伍,以行气化湿和中。

  

  紫苏叶营养分析: 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老梗,或喷淋清水,稍润,切宽丝,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紫苏叶适合人群: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紫苏叶食疗作用: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芳香升散,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和中,安胎,解毒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

  

  紫苏叶食物相克: 紫苏叶不可同鲤鱼食,生 毒疮。

  

  夏天在屋子周围养几盆紫苏可以起到防蚊虫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0~15克。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

  

  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

  

  食物相克:紫苏叶不可同鲤鱼食,生毒疮。

  

  ①《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

  

  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②《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常用配方

  

  1、用於感冒:紫苏叶 10 克,葱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温服。

  

  2.用於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 10 克,桂皮 6 克,葱白 5 根,水煎服。

  

  3.用於急性胃肠炎:紫苏叶 10 克,藿香 10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4.用於胸膈痞闷、呃逆: 紫苏梗 15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5.用於孕妇胎动不安。 麻根 30 克,紫苏梗 10 克,水煎服。

  

  6.用於妊振呕吐:紫苏茎叶 15 克,黄连 3 克,水煎服。

  

  7.用於水肿:紫苏梗 20 克,蒜头连皮 1 个,老姜皮 15 克, 冬瓜皮 15 克,水煎服。

  

  8.用於食蟹中毒:紫苏叶 30 克,生姜 3 片,煎汤频饮。

  

  9.用於阴囊湿疹:紫苏茎叶适量,水煎泡洗患处。

  

  10.用于体内寄生虫,紫苏茎叶适量,和面一起蒸馒头,食之可以灭杀蛔虫等体内寄生虫。

 


 

下一篇:桂枝
相关文章
葱白 荆芥 桂枝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6167号-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