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L >

  菱

【菱的简介】

菱(学名:Trapa bispinosa Roxb. ):菱科、菱属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植物。着生水底水中泥根细铁丝状,同化根,叶二型:叶互生,聚生于主茎或分枝茎的顶端,叶片菱圆形或三角状菱圆形,表面深亮绿色,背面灰褐色或绿色,沉水叶小,早落。花单生于叶腋两性;花盘鸡冠状。果三角状菱形,表面具淡灰色长毛,腰角位置无刺角,果喙不明显,内具1白种子。5-10月开花,7-11月结果。

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水域分布;中国各地有栽培。生于湖湾、池塘、河湾。日本、朝鲜、印度、巴基斯坦也有分布。

果含淀粉50%以上,可供食用酿酒;全株可作饲料。

中文学名 菱 

拉丁学名Trapa bispinosa Roxb. 

别    称 风菱、乌菱、菱实、薢茩、芰实、蕨攗。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蔷薇亚纲

 目桃金娘目

 科菱科 属菱属

 种 菱

 分布区域 中国中南部,尤其江苏、浙江省栽培面积较大,集中于太湖流域。 

命名者及年代 Roxb.,1789

菱的异名

蕨(《尔雅》),水栗(《风俗通》),芰(《尔雅》郭璞注),芰实(《别录》),菱角(《周礼义疏》),水菱(《品汇精要》),拭、沙角(《纲目》)。

菱的来源

为菱科植物菱的果肉。

菱的植物形态


一年生水生草本。根二型,除吸收根外,尚有同化根;同化根含叶绿素,生自茎节,羽状细裂。茎细长,因水之深浅不同而长短不等。叶集生茎顶,成莲座状,菱状三角形,长2.5~4厘米,宽2~4.5厘米,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近基部全缘,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幼时有细毛,后渐脱落,沿脉有毛;叶柄长2.5~5厘米,有毛或无毛,近顶处有膨大海绵状的气室。花两性,单生叶腋;萼管短,有毛,裂片引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胚珠1,花柱钻状,柱头头状,花盘鸡冠状。果实为稍扁的倒三角形,两端有刺,两刺间距离3~4厘米,腹背的萼裂片脱落。种子一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池塘河沼中。各地多有种植。

尚有一种乌菱(《纲目》),果实具两角,平展,先端向下弯曲,两角间直径4~6厘米。长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

以上植物的茎(菱茎)、叶(菱叶),果柄(菱蒂)、果皮(菱壳)以及果肉制成的淀粉(菱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菱的采集

8~9月采收。


【菱的功效与作用】
菱的化学成分

果肉略有抗腹水肝癌AH-13的作用。另含丰富的淀粉葡萄糖、蛋白质。

菱的药理作用

在以艾氏腹水癌作体内抗癌的筛选试验中,发现种子的醇浸水液有抗癌作用。

菱的性味

甘,凉。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孟诜:"生食性冷。"

③《滇南本草图说》:"甘淡,性平,微苦涩。"

④《随息居饮食谱》:"鲜者甘凉,熟者甘平。"

菱的归经

《本草求真》:"入肠、胃。"

菱的功用主治

生食: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益气,健脾。

①《别录》:"主安中补脏。"

②《滇南本草》:"治一切腰腿筋骨疼痛,周身四肢不仁,风湿入窍之症。"

③《滇南本草图说》:"醒脾,解酒,缓中。"

④《纲目》:"解暑(及)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射罔毒。"

菱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生食或煮熟。

菱的宜忌

《本经逢原》:"患疟、痢人勿食。"

【菱的图片】



菱的图片  菱的图片
菱的图片  菱的图片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菱粉
相关文章
驴肉 龙眼 羚羊角 灵芝 鲢鱼 廉姜 冷水丹叶 莨菪根 狼尾草根 狼尾草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