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鸦糊的简介】
老鸦糊(学名:Callicarpa giraldii)是马鞭草科紫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浙江、云南、广西、甘肃、江西、湖南、贵州、广东、湖北、河南、江苏、福建、四川、陕西、安徽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3,400米的地区,多生于疏林或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学名 老鸦糊
拉丁学名 Callicarpa giraldii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目 管状花目
科 马鞭草科
亚 科 牡荆亚科
族 紫珠族
属 紫珠属
亚 属 紫珠亚属
种 老鸦糊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浙江、云南、广西、甘肃、江西、湖南等地。
海拔区间 200-3400米
老鸦糊的异名
万年青(《植物名实图考》),鱼胆(《中国树木分类学》),牛舌癀、猴草、粗糠草、粥香(《福建民间草药》),没翻叶、大麻雀米、鸡米树、菜子木、红泡果(《贵州民间药物》),爆竹子、路金子、百子爆、米筛花、米筛子、大叶鲤鱼泻子、毛风(《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老鸦糊的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的根、茎、叶、果实。
老鸦糊的植物形态
老鸦糊
灌木,高达3米。小枝有粗糠状短柔毛或平滑无毛。叶对生;阔椭圆形以至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为小齿牙或齿牙状,下面疏生星状毛及腺点;叶柄长0.5~1厘米。密生的聚伞花序,径2~3厘米;总梗有短柔毛,与叶柄等长或短于叶柄;花水红色;萼短钟状,截形;花冠短筒状,4裂;雄蕊4,长7毫米,花丝较花冠之裂片为长,花药广椭圆形;雌蕊1,子房4室。核果,堇紫色,径3~4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旷野间。分布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东、福建等地。
老鸦糊的采集
5~10月采,鲜用或晒干。
【老鸦糊的功效与作用】
老鸦糊的性味
苦辛,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寒,味辛。"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涩。"
老鸦糊的功用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
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
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老鸦糊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老鸦糊的图片】
【老鸦糊的选方】
①治关节炎:老鸦糊根二两,猪蹄半斤,黄酒二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跌打损伤:鲜老鸦糊叶捣烂后敷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外伤出血:老鸦糊叶、果实,晒干研粉外敷,或鲜叶捣烂外敷伤处。
④治内出血:老鸦糊干叶研粉,每次一钱,每天三、四次,开水冲服。
⑤治尿血:老鸦糊叶、白茅根、活血丹各一两,?木叶五钱,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皮下漏血:鲜老鸦糊叶、茎半斤。水煎熏洗。
⑦治冻疮:老鸦糊叶一握。煎汤熏洗,不断擦患郎,日洗一两次。
⑧治蛇伤:老鸦糊根二两切碎。酌加水煎服。(⑥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