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疾病大全 > 外科疾病 > 普外科 >

  创伤性休克的诊断方法及其症状表现!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

  目录创伤性休克的示意图

  1.流行病学

  2.发病原因

  3.症状表现

  4.临床检查

  5.诊断方法

  6治疗方法

  7.相关药品

  8.预防预后

  【流行病学】

  创伤性休克在平、战时均常见,其发生率与致伤物性质、损伤部位、失血程度、生理状况和伤后早期处理的好坏均有关。

  平时外伤中,由于严重多发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多发伤中休克的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

  【发病原因】

  创伤性休克的常见病因分为四类:①交通事故伤,约占总数的65%;②机器损伤,约占总数的12%;③坠落伤,约占12%;④其他伤,约占11%。

  造成以上四类创伤的主要因素为“暴力”。从动力学角度来看,创伤的原因是动能对机体的不利作用。

  【症状表现】

  创伤性休克与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出血量密切相关,急诊时必须根据伤情迅速得出初步判断,对重危伤员初诊时切不可只注意开放伤而忽略极有价值的创伤体征。

  1.休克早期,脑组织缺氧尚轻,伤员兴奋、烦躁、焦虑或激动随着病情发展,脑组织缺氧加重,伤员表情淡漠、意识模糊,至晚期则昏迷。

  2.当周围小血管收缩、微血管血流量减少时皮肤色泽苍白,后期因缺氧、淤血,色泽青紫。

  3.当循环血容量不足时,颈及四肢表浅静脉萎缩。
 

创伤性休克症状
 

  4.休克代偿期,周围血管收缩,心率增快。收缩压下降前可以摸到脉搏增快,这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5.周围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肢端温度降低四肢冰冷。

  6.用手按压患者甲床,正常者可在1秒内迅速充盈,微循环灌注不足时,则说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提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7.临床上常将血压的高低作为诊断有无休克的依据。但在休克代偿期由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收缩压可以正常,可有舒张压升高,脉压可<4.0kPa(30mmHg),并有脉率增快,容易误诊因此应将脉率与血压结合观察。

  8.正常人尿量约50毫升/小时。休克时,肾脏血灌流不良,尿的过滤量下降,尿量减少是观察休克的重要指标。可采用留置导尿管持续监测尿量,电解质、蛋白比重和pH值。

  【临床检查】

  1.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为6~12cmH2O。测量CVP可以了解血流动力状态。但CVP在休克诊治中并不直接反映血容量或液体需要量,而是反映心脏对回心血量的泵出能力并提示静脉回流量是否不足。

  2.肺动脉嵌压(PAWP)

  是采用漂浮导管从颈外静脉或头静脉插入,经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至肺动脉,测定肺动脉及毛细血管嵌压。其正常值为6~12mmHg。在呼吸、循环正常情况下,平均肺毛细血管嵌压基本与肺静脉压一致,因此能正确反映肺循环的扩张或充血压力。

  【诊断方法】

  1.病史

  创伤性休克病人均有较严重的外伤或出血史。

  2.临床特点“5P”征

  即皮肤苍白(pallor),冷汗(perspiration),神志淡漠(prostation)脉动搏微弱(pulselessness),呼吸急促(pulmonarydeficiency)。

  3.一般检查

  主要是血压及脉搏的监测:①收缩压降低,一般多在13.3kPa以下;②脉压,一般小于4kPa。
 

创伤性休克的
 

  4.特殊监测

  (1)尿量 是观察休克的主要指标,正常人为50毫升/小时,休克时每小时尿量一般少于25毫升;

  (2)中心静脉压 正常值为6~12cmH2O休克时常偏低;

  (3)血气分析 呈代谢性酸中毒改变。

  【治疗方法】

  1.急救方法

  对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重点是保护呼吸道通畅,止住活动性的外出血,最大限度地限制患者活动,做好伤肢外固定和补充血容量预防严重伤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

  对外出血以压迫包扎为主;内出血在急救现场则很难确诊。因此,休克若不十分严重,能在30分钟内到达治疗单位时就不应在现场输液,以免耽误过多时间;如果需要输液,必须将肢体和输液针头固定牢固以免途中脱出。

  2.早期液体复苏

  (1)早期液体复苏的原则和方法 早期、快速、足量扩容是抢救休克成功的关键。

  (2)复苏液体的选择

  新的代血浆的研究还在继续深入,如:氟碳乳剂;无基质血红蛋白;包囊血红蛋白——人造红细胞;交联血红蛋白;遗传工程人体血红蛋白等,但尚未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创伤性休克的治疗
 

  3.综合治疗

  治疗休克的关键是解除微循环内因血管收缩所致的组织灌注不良,只有组织器官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其功能才能够得到恢复。因此,休克时扩张血管药物的应用远比收缩血管的药物更为合理。

  目前已较少单独使用α或β受体兴奋剂,更多的倾向使用具有α及β两种功能的药物。

  【相关药品】

  氧、组胺、葡萄糖、胰蛋白酶、磷脂、右旋糖酐70、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多巴胺、酚妥拉明、肾上腺素、山莨菪碱、去甲肾上腺素、吗啡、纳洛酮

  【预防预后】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取决于两点:

  1、是遭受创伤的器官种类及创伤的严重性。

  2、是患者是否及时得到正确的救治。

  如未遭到致命性伤害,如能及时地解除休克原因,补足失去的血容量,纠正心血管系统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紊乱,纠正酸中毒,患者血压仍可恢复,循环衰竭亦可得纠正。

  如低血压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组织细胞因缺氧时间过久而坏死,产生了许多血管扩张性物质,使静脉和毛细血管床更加扩张,大量血液淤滞在器官内,血流迟缓,各器官的微循环内微血栓广泛形成,静脉回流减少(有效循环进一步减少)。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6167号-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