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C >

  中药刺蒺藜的功效与用法及其药理作用!

  刺蒺藜,中药名,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经闭;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
 

中药刺蒺藜的图片
 

  【药材名称】

  中文名:刺蒺藜

  拼音:Cì Jí Lí

  英文名:Puncturevine Caltrop Fruit

  别名:茨、蒺藜、蒺藜子、旁通、屈人、止行、豺羽、升推、即藜、白蒺藜子、社蒺藜土蒺藜、白蒺藜、旱草、三角蒺藜、三角刺、八角刺、蒺骨子、野菱角、地菱、硬蒺黎、蒺黎蓇葖、蒺藜狗子、七里丹、陀罗刺、菱角刺。

  【出处】《本草衍义》

  【药材基源】

  刺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

  【性味归经】

  刺蒺藜味苦;辛;性平。归肝;肺;肾;心经。

  1.《本经》:"味苦,温。"

  2.《别录》:"辛,微寒(一作’温’),无毒。"

  3.《药性论》:"味甘,有小毒。"

  4.《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肾三经。"

  5.《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刺蒺藜有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

  ①《本经》:"主恶血,破瘫结积聚,喉痹,乳难。"

  ②《别录》:"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癀,可作摩粉。"

  ③《药性论》:"治诸风疬疡,破宿血,疗吐脓,主难产,去躁热。"

  ④《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

  ⑤《本草图经》:"主痔漏,阴汗,及妇人发乳,带下。"

  ⑥《纲目》:"治风秘及蛔虫心腹痛。"

  ⑦《会约医镜》:"泻肺气而散肝风,除目赤翳膜,肺痈,乳岩,湿疮。"

  ⑧《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

  ⑨《南京民间药草》:"治红白痢疾。"

  ⑩《江苏植药志》:"治胁痛,疗诸疡,去风活血。"
 

中药刺蒺藜的原植物形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水 煎洗;或研末调敷。

  【用药禁忌】

  1.血虚气弱及孕妇慎服。

  2.《本草汇言》:阴虚不足,精髓血津枯燥至疾者,俱禁用之。

  3.《得配本草》:肝虚,受孕,二者禁用。

  【刺蒺藜的附方应用】

  ①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刺蒺藜四两(带刺炒,磨为末),胡麻仁二两(泡汤去衣,捣如泥),葳蕤三两,金银花一两(炒磨为末)。四味炼蜜为丸。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龙潭家秘》)

  ②治眼疾,翳障不明:刺蒺藜四两(带刺炒),葳蕤三两(炒)。共为散。每早服食后三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③治胸痹,膈中胀闷不通或作痛:刺蒺藜一斤,带刺炒,磨为细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④治通身浮肿:杜蒺藜日日煎汤洗之。(《圣惠方》)

  ⑤治奔豚疝瘕:刺蒺藜十两(带刺炒),小茴香三两(炒),乳香、没药各五钱(瓦上焙出汗)。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⑥治急引腰脊痛:捣蒺藜子末,蜜和丸。酒服如胡豆大二丸,日三服。(《外台》)

  ⑦治气肿痛:蒺藜子一升,熬令黄,为末,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肿大小,勿开孔贴之。干易之。(《千金方》蒺藜散)

  ⑧治乳胀不行,或乳岩作块肿痛:刺蒺藜二、三斤,带刺炒,为末。每早、午、晚,不拘时,白汤作糊调服。(《方龙潭家秘》)

  ⑨行经:当归、杜蒺藜各等分。上为末,米饮汤调服,食前。(《儒门事亲》当归散)

  ⑩灭瘢:蒺藜子、山栀子仁各一合。上二味为散,醋浆和如泥,临卧时以涂之,旦洗之。(《救急方》)

  【刺蒺藜的图片】
 

         中药刺蒺藜的图片  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刺蒺藜的药材性状  刺蒺藜的用法
 

  【刺蒺藜的原植物形态】

  蒺藜,一年生草本。茎通常由基部分枝,平卧地面,具棱条,长可达1m左右;全株被绢丝状柔毛。

  托叶披针形,形小而尖,长约3mm;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对生,一长一短;长叶长3-5cm;宽l.5-2cm,通常具6-8对小叶;

  短叶长1-2cm,具3-5对小叶;小叶对生,长圆形,长4-15mm,先端尖或钝,表面无毛或仅沿中脉有丝状毛,背面被以白色伏生的丝状毛。

  花淡黄色,小型,整齐,单生于短叶的叶腋;花梗长4-10mm,有时达20mm;萼5,卵状披针形,渐尖,长约4mm,背面有毛,宿存;

  花瓣5,倒卵形,先端略呈截形,与萼片互生;雄蕊10,着生与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

  子房5心皮。果实为离果,五角形或球形,由5个呈星状排列的果瓣组成,每个果瓣具长短棘刺各1对,背面有短硬毛及瘤状突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

  刺蒺藜生于荒丘、田边及田间,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储藏】

  8-9月果实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大部分已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几天,脱粒,再晒干。

  盐蒺藜:取去刺的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用微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晒干。

  【炮制方法】

  1.蒺藜:漂去泥沙,除净残留的硬刺。

  2.盐蒺藜:取去刺的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晒干(每蒺藜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生物学特性】

  刺蒺藜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怕涝。以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适宜栽培,多雨地区及粘土、洼地均不宜栽种。
 

刺蒺藜的药理作用介绍
 

  【药材性状】

  1.性状鉴别

  蒺藜复果多由5分果瓣组成,放射状排列呈五棱状球形,直径7-12mm。

  商品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斧状三角形,长3-6mm,淡黄绿色,背面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成八字形分开,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

  果皮坚硬,木质,内含种子3-4粒。种子卵圆形,稍扁,有油性。气微,味苦。

  2.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刺蒺藜灰黄色或黄绿色。

  ①内果皮石细胞椭圆形、类三角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5-43μm,长约至118μm,壁厚4-15μm,有的纹孔较密,壁厚者胞腔不明显。

  ②内果皮纤维常上下数层纵横交错排列;纤维长短不一,直径4-27μm,壁厚,木化。

  ③中果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④种皮细胞表面现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内平周壁具条状增厚,木化;断面现类方形,垂周壁条状增厚,向内向外约至细胞的1/2。另可见内胚乳细胞及导管。

  3.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5g,加水20ml,水浴锅上加热15min,滤过。取滤液5ml,置具塞试管中,强烈振摇后,放置15min,泡沫无明显消失。(检查皂甙)

  (2)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20ml,浸泡3h,滤过。取滤液5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少量醋酐溶解,再加浓硫酸数滴,呈红紫色。(检查皂甙)
 

刺蒺藜的生长环境及其分布
 

  【刺蒺藜的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蒺藜茎叶粗皂甙制剂Tribusponin可增强猫和兔的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并显示缓和的降压作用。蒺藜皂甙尚具有明显的抗心脏缺血作用。

  2.对平滑肌作用

  水提取部分对大鼠度体肠管有对抗乙酰胆碱收缩的作用,生物碱部分亦能对抗大鼠离体肠管及蛙腹直肌因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收缩作用。

  3.利尿作用

  生物碱部分有缓和的利尿作用。

  4.抗动脉硬化和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家兔口服l0ml/kg剂量的Tribusponin,连续60天,能显着降低实验性血高胆固醇症的胆固醇水平,升高卵磷脂胆固醇比值。预防实验可显着阻制血胆固醇增高,并可抑制卵磷脂胆固醇比值下降,此外,也具有阻止动脉,心肌及肝脏的脂质沉着作用。

  5.强壮与延缓衰老作用

  刺蒺藜茎叶粗皂甙对小鼠遭受高温、低温、缺氧及游泳应激刺激均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显着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Vc)含量,也能抑制大剂量氢化可的松引起的耗竭现象发生,对ACTH引起的Vc含量下降起保护作用。切除小鼠双侧肾上腺后,其耐缺氧作用不再复现。这些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有关,调节其功能免遭耗竭可能是实现强壮的途径之一。

  6.性强壮作用

  Tribesta(蒺藜地上部分制成的制剂)给予雄性大鼠口服可明显刺激精子形成,兴奋赛托利细胞(Sertolicell)活性,增加性欲;给予雌性大鼠则能促进发情,提高生殖力。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刺老鸦
相关文章
刺蒺藜|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