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医药膳 > 疾病食疗 >

  胃不好别乱做菜!这 5 种烹饪方式最养胃,3 类做法一定要避开

  考虑到胃不好人群的核心需求是 “减轻胃负担、保护胃黏膜”,我将从 “温和无刺激、食材易吸收、减少胃蠕动压力” 原则出发,推荐适合的烹饪方式,同时对比分析需避开的做法,结合具体菜品示例让建议更易操作,帮助胃不好的人通过烹饪细节呵护肠胃。


 

 
 

  胃不好的人吃什么重要,“怎么煮” 更重要 —— 同样是鸡肉,清蒸能让胃轻松消化,油炸却会让胃 “加班” 到胀痛。其实养胃的烹饪核心就一个:让食材变得 “软、烂、嫩、淡”,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降低胃的消化负担。下面这 5 种烹饪方式,胃不好的人可以放心用,还有 3 类做法一定要避开,避免加重胃部不适。

  一、优先选:5 种 “养胃烹饪法”,温和不刺激

  这 5 种做法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营养,还能让食材质地变软、纤维分解,胃几乎不用 “费力蠕动” 就能消化,尤其适合胃炎、胃溃疡、胃动力不足的人。

  1. 蒸制:胃 “最省力” 的做法,营养不流失

  核心优势:通过水蒸气加热,食材不接触油盐(可少放),质地软嫩,几乎不用咀嚼就能消化,还能保留食材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B 族),对胃黏膜零刺激。

  适合食材:鱼类(鲈鱼、鳕鱼)、鸡蛋、蔬菜(南瓜、山药、胡萝卜)、主食(馒头、红薯)。

  具体示例:

  清蒸鲈鱼:鲈鱼处理干净,放姜丝去腥,蒸锅上汽后蒸 8-10 分钟,出锅淋少许生抽(低盐款)和香油,鱼肉细嫩无刺,胃不好的人吃了不腹胀;

  鸡蛋羹:2 个鸡蛋加 1.5 倍温水,加少许盐搅匀,过筛后盖上保鲜膜(扎小孔),蒸 8 分钟,口感像布丁一样软嫩,消化功能弱的老人、小孩也能吃;

  蒸南瓜:南瓜去皮切块,蒸 15 分钟至软烂,直接吃或压成泥,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缓解胃部干燥不适。

  小技巧:蒸蔬菜时别切太大块,切小块能缩短蒸制时间,让口感更软烂;蒸蛋羹时过筛能避免气孔,口感更细腻。

  2. 煮制:补充水分 + 软化食材,缓解胃部干燥

  核心优势:食材在水中长时间加热,纤维会软化(如蔬菜煮后纤维变细),还能补充水分,尤其适合秋冬季节胃部干燥、容易口干的人,煮出的汤品也能温和滋养肠胃。

  适合食材:主食(面条、粥、土豆)、蔬菜(冬瓜、菠菜、生菜)、蛋白质(豆腐、瘦肉末)。

  具体示例:

  软烂面条:水开后下面条,煮 8-10 分钟至面条变软(用筷子能轻松夹断),搭配清淡汤底(如番茄鸡蛋汤,别加辣油),面条吸满汤汁,胃消化时不用 “费力”;

  小米粥:小米加足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40 分钟,煮至粥变浓稠、米粒开花,粥品呈半流质,胃几乎不用蠕动就能吸收,还能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

  冬瓜豆腐汤:冬瓜去皮切薄片,豆腐切小块,加水煮 15 分钟,加少许盐调味,冬瓜煮后软烂无纤维,豆腐软嫩,汤品清淡补水,适合胃胀气的人。

  小技巧:煮面条、粥时别加杂粮(如红豆、燕麦),杂粮纤维粗,会加重胃蠕动负担;煮蔬菜时别煮太久,如菠菜煮 1 分钟即可,避免维生素流失过多。

  3. 炖制:食材更入味 + 营养融入汤中,适合秋冬养胃

  核心优势:小火慢炖能让食材的营养(如蛋白质、矿物质)融入汤中,食材质地也会变得极软(如鸡肉炖后纤维松散),汤品温热,喝了能暖胃,尤其适合胃寒、容易胃痛的人。

  适合食材:肉类(鸡肉、瘦肉)、豆制品(豆腐、腐竹)、根茎类蔬菜(萝卜、山药)。

  具体示例:

  山药炖鸡汤:鸡肉去皮切块(避免油腻),焯水去血沫,加山药块和清水,小火炖 1.5 小时,汤撇去浮油,鸡肉炖得软烂脱骨,山药粉糯,喝汤吃肉都养胃;

  萝卜炖豆腐:白萝卜切滚刀块,豆腐切块,加清水炖 20 分钟,萝卜炖后无辛辣味,豆腐吸满萝卜的清甜,适合胃动力不足、吃多了腹胀的人。

  小技巧:炖肉时去皮、焯水去血沫,能减少油脂,避免油腻刺激胃;炖汤时别加太多调味料(如八角、花椒),只用姜片去腥即可。

  4. 烩制:食材切碎 + 混合煮,口感丰富又好消化

  核心优势:将食材切碎后一起煮,不同食材的味道融合,口感更丰富(避免单一食材的乏味),且切碎的食材更易消化,适合食欲差、不想吃单一食物的胃不好人群。

  适合食材:蛋白质(鸡蛋、瘦肉末、虾仁)、蔬菜(胡萝卜碎、青菜碎、冬瓜碎)、主食(面条、粥、土豆泥)。

  具体示例:

  蔬菜鸡蛋烩粥:白粥煮好后,加切碎的胡萝卜丁、青菜碎,煮 5 分钟,再淋入打散的鸡蛋液(边倒边搅),加少许盐,粥品有蔬菜的清甜和鸡蛋的香,口感丰富,适合小孩;

  虾仁烩豆腐:虾仁切碎(避免噎到),豆腐切小块,加清水煮 10 分钟,加少许生抽调味,虾仁和豆腐都软嫩,切碎后更易消化,适合胃黏膜脆弱的胃炎患者。

  小技巧:食材切得越碎越好(如蔬菜切小丁、肉类剁成末),但别切太细(避免成泥,失去口感),大小以 “入口不用嚼太多” 为宜。

  5. 焖制:小火慢焖让食材变软,少油少盐更温和

  核心优势:比炖制时间短,通过锅盖密封让食材在少量汤汁中焖熟,食材会吸收汤汁的味道,质地软而不烂,且不用加太多油,适合喜欢 “有味道” 但又不能吃重口的人。

  适合食材:根茎类蔬菜(土豆、胡萝卜、山药)、肉类(瘦肉块、鸡肉块)。

  具体示例:

  土豆焖胡萝卜:土豆、胡萝卜切滚刀块,锅中放少许油(比炒菜少一半),炒香姜片,加食材翻炒 1 分钟,加少量清水(没过食材 1/3),盖盖焖 15 分钟,加少许盐,土豆和胡萝卜焖后软绵,味道香甜,无刺激;

  山药焖瘦肉:瘦肉切小块(焯水去血沫),山药切滚刀块,锅中放少许油,炒香瘦肉,加山药和清水,焖 20 分钟,瘦肉焖后不柴,山药粉糯,适合需要补充蛋白质的胃不好人群。

  小技巧:焖制时清水别加太多,避免食材变烂成泥;少油少盐,油多会增加胃消化负担,盐多会刺激胃黏膜。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