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穴位百科 > 腿部穴位 >

  阳辅穴酸痛是怎么回事?它的准确位置及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阳辅穴,经穴名,别名分肉、绝骨,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具有清热散风,疏通经络的功效,主治肾炎、关节疼痛、高血压、偏头痛、目外眦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脚气等。

  目录
阳辅穴酸痛是怎么回事

  1.阳辅穴名解

  2.阳辅穴位置

  3.阳辅穴的功效与作用

  4.阳辅穴主治疾病

  5.阳辅穴的按摩方法

  6.阳辅穴穴位配伍

  【阳辅穴名解】

  1.阳辅

  阳指阳气,辅为辅佐之意。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悬钟穴外散而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受外界之热而升温上行,本穴如辅佐胆经气血向上蒸升的作用,故名。

  2.胆经经穴

  经,动而不居也。本穴吸热后上行的阳气在本穴只是流行而过,动而不居,故为胆经经穴。

  3.本穴属火

  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悬钟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在本穴为吸热蒸升的变化,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阳辅穴的取穴方法  阳辅穴位置
阳辅穴图片
 

  【阳辅穴位置】

  1.标准定位

  阳辅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2.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卧位,在外踝尖上4寸,微向前,当腓骨前缘处取穴。

  快速取穴:腘横纹头与外踝尖连线的下1/4,腓骨前缘即是阳辅穴。

  3.穴位解剖

  阳辅穴下皮肤、皮下组织、小腿深筋膜、腓骨长、短肌腱、趾长伸肌、踇长伸肌。皮肤由腓总神经的分支腓浅神经分布。

  【阳辅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阳辅穴具有清热散风,疏通经络的功效。主治肾炎、关节疼痛、高血压、偏头痛、目外眦痛、胸胁痛、腋下肿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脚气等。

  阳辅穴系胆经之经穴,有清肝胆热、疏经活络之功。所治多属寒性之阴证,亦扶阳以抑阴也,如全经上下风痹肿痛,俱可取之。
 

阳辅穴的功效与作用  阳辅穴主治疾病有哪些
阳辅穴图片
 

  经常刺激阳辅穴,可以祛风湿、利筋骨、泻胆火,对腰肾功能不佳、膝下浮肿、痉挛、关节疼痛、痛无常处等症状都有特殊疗效。

  另外,对偏头痛、高血压、全身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疾患都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阳辅穴主治疾病】

  阳辅穴主治头、胸胁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偏头痛、口苦、腋肿、瘰疬、胸胁痛、腰痛、膝关节酸痛、足冷、下肢痿痹等。

  现代又多用阳辅穴治疗高血压、颈淋巴结结核、腋窝淋巴结炎、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

  1.运动系统疾病:半身不遂,下肢麻痹,膝关节炎,腰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坐骨神经痛;

  3.其它:颈淋巴结核,颈淋巴结炎,扁桃体炎。

  【阳辅穴的按摩方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阳辅穴的按摩方法  阳辅穴穴位配伍
阳辅穴图片
 

  1.按摩

  以大拇指指腹揉按穴位,有酸、胀、痛的感觉。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先左后右。

  用拇指指腹,用力上下推动阳辅穴1~2分钟,每5分钟按摩1次,共按摩4~5次,可治疗熬夜出现的头晕、口苦等症状。
 

  2.针刺

  一般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下扩散。

  3.艾灸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阳辅穴穴位配伍】

  阳辅穴配风池、太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阳辅穴配丘墟足临泣,有活络消肿的作用,主治腋下肿。

  阳辅穴配环跳、阳陵泉悬钟,治下肢外侧痛。

  阳辅穴配风池、太阳、外关、合谷、足临泣,治偏头痛。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