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药方 > 中药天地 >

  赤地榆与地榆是同一种中药吗?它们两者的区别有哪些?

  我国的药用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由于各地的用药习惯不同,因此很容易出现用药异名或者异物的现象,研究发现,在临床应用中常常将地榆赤地榆混合使用,下面我们就地榆与赤地榆的区别应用进行探讨。
 

地榆的图片  赤地榆的图片
地榆图片                                                         赤地榆图片
 

  【植物来源】

  1.地榆

  地榆别名酸赭、山枣参、山红枣根、黄瓜香、血箭草,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

  主产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湖南等地。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2.赤地榆

  赤地榆别名红地榆、隔山消、万两金、雀食地榆、万榄筋、红寒药,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和五角叶老鹳草的根。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赤地榆在秋末挖根,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鲜用。
 

地榆的药材性状  赤地榆的药材性状
地榆图片                                                        赤地榆图片
 

  【药材性状】

  1.地榆

  本品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长5~25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粗糙,有纵纹。

  质硬,断面较平坦,粉红色或淡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地榆气微,味微苦涩。

  2.赤地榆

  赤地榆呈圆锥形,长5-15cm,直径1-1.5cm,略弯曲或有分枝。赤地榆表面紫褐色或暗褐色,有须根痕。

  质坚实,易折断,断面不平整,粉质,黄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气无,味苦涩。
 

地榆的药用价值  赤地榆的药用价值
地榆图片                                                             赤地榆图片
 

  【药用价值】

  1.地榆

  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结阴(即便血)下血,腹痛不已: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服五钱,水三盏,入缩砂仁七枚,煎一盏半,分二服。

  小儿疳痢:地榆煮汁,熬如饴糖,与服便已。

  2.赤地榆

  赤地榆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泄泻;痢疾;消化不良;脘腹;鼻衄;便血;有经过多;产后出血不止;跌打损伤。

  治肠胃积热,大肠经便血或肠风便血,红血痢症:

  赤地榆一两,槐角(炒,或花亦可)三钱,枳壳五钱,黄芩三钱,荆芥穗二钱,全秦归五钱,黄连(酒炒)二钱。共为细末,合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米汤下。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