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J >

  金樱子

  【金樱子的简介】

  

  金樱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中文学名 金樱子

  

  别    称 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罐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属 蔷薇属

  

  种 金樱子 分布区域 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

  

  采收时间 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

  

  用    量 6-12g

  

  贮    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金樱子的类别

  

  果实类

  

  金樱子的异名

  

  刺榆子(《蜀本草》),刺梨子(《开宝本草》),金罂子(《梦溪笔淡》),山石榴(《奇效良方》),山鸡头子(《纲目》),糖莺子(《生草药性备要》),棠球、糖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糖果(《分类草药性》),黄刺果(《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蜂糖罐、槟榔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金壶瓶(《浙江中药手册》),野石榴、糖橘子(《江苏植药志》),小石榴(《四川武隆药植图志》),黄茶瓶、藤勾子、螳螂果、糖刺果(《广西中药志》),灯笼果(《药材学》)。

  

  金樱子的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

  

  金樱子的植物形态

  

  金樱子,又名:白玉带、下山虎、刺藤棘、刺郎子树、螳螂子树、三叶勒。

  

  常绿攀援灌木,高达5米。茎红褐色,有倒钩状皮刺。三出复叶互生;小叶革质,椭圆状卵圆形至卵圆状披针形,侧生小叶较小,叶柄和小叶下面中脉上无刺或有疏刺;叶柄长1~2厘米,有褐色腺点细刺;托叶中部以下与叶柄合生,其分离部线状披针形。花单生于侧枝顶端,直径5~8厘米;花梗粗壮,长达3厘米,有直刺;花托膨大,有细刺;萼片5,卵状披针形,有些顶端扩大成叶状,被腺毛;花瓣5;雄蕊多数,花药丁字形着生;雌蕊具多数心皮,离生,被绒毛,花柱线形,柱头圆形。成熟花托红色,球形或倒卵形,有直刺,顶端有长宿存萼,内含骨质瘦果多颗。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荒废山野多石地方。分布华中、华南、华东及四川、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金樱根)、叶(金樱叶)、花(金樱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金樱子的采集

  

  10~11月间,果实红熟时采摘,晒干,除去毛刺。

  

  金樱子的药材

  

  干燥果实呈倒卵形,略似花瓶,长约3厘米,直径1~2厘米。外皮红黄色或红棕色,上端宿存花萼如盘状,下端渐尖。全体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痕,触之刺手。质坚硬,切开观察,肉厚约1.5毫米,内壁附有淡黄色绒毛,有光泽,内有多数淡黄色坚硬的核。无臭,味甘微酸涩。以个大、色红黄、去净毛刺者为佳。

  

  主产于广东、湖南、浙江、江西等地。此外,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四川等地亦产。

  

  除上述正品外,尚有几种同属植物的果实,在少数地区作金樱子使用。

  

  ①美蔷薇及扁刺蔷薇,使用于河北、山西。

  

  ②大花香蔷薇,使用于云南。

  

  ③大叶蔷薇,使用于西藏。

 

 

  

  【金樱子的功效与作用】

  

  金樱子的化学成分

  

  金樱子(果实)含柠檬酸、苹果酸,鞣质、树脂、维生素C,含皂甙17.12%;另含丰富的糖类,其中有还原糖60%(果糖33%),蔗糖1.9%,以及少量淀粉。

  

  美蔷薇果实含有糖分。

  

  金樱子的药理作用

  

  ①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家兔喂食胆甾醇并加适量甲基硫氧嘧啶以产生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用金樱子(品种不详)治疗两周和三周,血清胆甾醇分别降低12.5%和18.67%,β-脂蛋白于给药3周后亦有明显下降。肝脏与心脏的脂肪沉着均较对照组轻微。粥样化程度也很轻微,对照组则十分严重。

  

  ②抗菌作用

  

  金樱子含鞣质,用平碟法作抑菌试验,25%根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很高的抑菌作用,对绿脓杆菌也有效。鸡胚试验证明,金樱子煎剂对流感病毒PR株抑制作用很强,而且对亚洲甲型57-4株、乙型Lee株、丙型1233株和丁型仙台株也有作用。

  

  金樱子的炮制

  

  拣去杂质,切两瓣,用水稍洗泡,捞出,闷润后除去残留毛刺,挖净毛、核,干燥。

  

  金樱子的性味

  

  酸涩,平。

  

  ①《开宝本草》:"味酸涩,平温,无毒。"

  

  ②《本草正》:"味涩,性平,生者酸涩,熟者甘涩。"

  

  金樱子的归经

  

  入肾、膀胱、大肠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肾二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肾三经。"

  

  ③《本草经巯》:"入足阳明、手阳明,兼入足少阴经。"

  

  ④《本草汇言》:"入足太阳、少阴,手阳明经。"

  

  金樱子的功用主治

  

  固精涩肠,缩尿止泻。治滑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泻痢,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崩漏带下。

  

  ①《别录》:"止遗泄。"

  

  ②《蜀本草》:"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

  

  ③《滇南本草》:"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

  

  ④《本草正》:"止吐血,衄血,生津液,收虚汗,敛虚火,益精髓,壮筋骨,补五藏,养血气,平咳嗽,定喘急,疗怔仲惊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

  

  ⑤《南宁市药物志》:"熬膏治火伤。"

  

  金樱子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或熬膏。

  

  金樱子的宜忌

  

  有实火、邪热者忌服。

  

  ①《医学入门》:"中寒有痞者禁服。"

  

  ②《本草经疏》:"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者不宜用;小便不禁及精气滑脱因于阴虚火炽而得者,不宜用。"

 

 

  

  【金樱子的图片】

  

 

         金樱子的图片  金樱子的图片
         金樱子的图片  金樱子的图片



 

  【金樱子的选方】

  

  ①治梦遗,精不固:金樱子十斤,剖开去子毛,于木臼内杵碎。水二升,煎成膏子服。(《明医指掌》金樱子膏)

  

  ②治小便频数,多尿小便不禁:金樱子(去净外刺和内瓤)和猪小肚一个。水煮服。(《泉州本草》)

  

  ③治男子下消、滑精,女子白带:金樱子去毛、核一两。水煎服,或和猪膀胱,或和冰糖炖服。(《闽东本草》)

  

  ④治白浊:金樱子(去子洗净捣碎,入瓶中蒸令热,用汤淋之,取汁慢火成膏)、芡实肉(研为粉)各等分。上以前膏同酒糊和芡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吞,食前服。一方用妇人乳汁丸为妙。一方盐汤下。(《仁存堂经验方》水陆二仙丹)

  

  ⑤治脾泄下利,止小便利,涩精气:金樱子,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擘为两爿,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稀饧。每服取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寿亲养老新书》金樱子煎)

  

  ⑥治久虚泄泻下痢:金樱子(去外刺和内瓤)一两,党参三钱。水煎服。(《泉州本草》)

  

  ⑦治久痢脱肛:金樱子(去刺、仁)一两,鸡蛋一枚炖服。(《闽东本草》)

  

  ⑧治阴挺:金樱果(去内毛和种子)一两。水煎服。(《闽东本草》)

  

  ⑨补血:金樱子(干了,擦刺令净,捶碎去子,切焙)、缩砂一半。蜜丸梧子大。空心,酒或盐汤下五十丸。(《朱氏集验医方》金樱子丸)

 

 

  

  【金樱子的临床应用】

  

  治疗子宫脱垂

  

  取金樱子干品水煎两次,去渣浓缩,使每500毫升含生药相当于1市斤。每日120毫升,早晚分服。连服3天为一疗程,间隔3天,再连服3天为第二疗程。治疗203例,痊愈16例,好转138例,有效率为76%。治程中部分有便秘、腹痛、小腹痛、下腹部胀感等,个别发生咳嗽。经初步观察,对年青、脱垂程度较轻、没有白带的患者疗效较好。而对脱垂程度严重、年龄大的患者,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

 

 

  

  【金樱子的名家论述】

  

  ①《梦溪笔谈》:"金罂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也,世之用金罂者,待其红熟时,取汁熬膏用之,大误也,红则味甘,熬膏则全断涩味,都失本性。今当取半黄时采,干捣末用之。"

  

  ②《本草衍义补遗》:"经络隧道,以通畅为和平,昧者取涩性为快,遂(以金樱子)熬为煎,食之自不作靖,咎将谁执。"

  

  ②《纲目》:"金樱子,无故而服之,以取快欲,则不可;若精气不固者服之,何咎之有。"

  

  ④《本草经疏》:"《十剂》云,涩可去脱。脾虚滑泄不禁,非涩剂无以固之。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肾与膀胱为表里,肾虚则精滑,时从小便出,此药(金樱子)气温,味酸涩,入三经而收敛虚脱之气,故能主诸证也。"

  

  ⑤《本草新编》:"金樱子,世人竞采以涩精,谁知精滑非止涩之药可止也。遗精梦遗之症,皆尿窍闭而精窍开,不兼用利水之药以开尿窍,而仅用涩精之味以固精门,故愈涩而愈遗也。所以用金樱子,必须兼用芡实、山药、莲子、薏仁之类,不单止遗精而精滑反涩,用涩于利之中,用补于遗之内,此用药之秘,而实知药之深也。"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金鱼
相关文章
矩形叶鼠刺 橘皮 橘红珠 橘红 救军粮叶 九龙藤叶 九孔鲍 九倒生 景天三七根 景天三七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