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B >

  辟汗草|辟汗草的功效与作用

  辟汗草

  

  又称野苜蓿、品川萩、菔萩等。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3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约5毫米,基部楔形,先端钝,边缘自基部以上有疏齿;总叶轴长1~2厘米;托叶线形,长约5毫米。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而纤细,具多数花;花小,长3~4毫米,具苞片与短梗:萼钟状,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长椭圆形,长于翼瓣,翼瓣钝形;雄蕊10,9枚联合;雕蕊1。荚果倒卵形,下垂,具网纹,无毛。种子单一。花期5~7月。果期8~9月。

  

  别称 野苜蓿、品川萩、菔萩

  

  门 被子植物门

  

  界 植物界

  

  科 豆科

  

  分布区域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

  

  种 草木犀

  

  中文学名 辟汗草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野苜蓿、品川茹、菔茹(《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铁扫把(《四川中药志》),散血草(《陕西植药调查》),省头草、野长生果、鸡头花草(《上海常用中草药》),鸡虱子草(《四川常用中草药》),黄花草木犀(《吉林中草药》),臭苜蓿、败毒草(《陕西中草药》),香马料(《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真东刹里(朝名)。

  

  【来源】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全草。

  

  【植物形态】草木犀(《释草小记》)

  

  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3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约5毫米,基部楔形,先端钝,边缘自基部以上有疏齿;总叶轴长1~2厘米;托叶线形,长约5毫米。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而纤细,具多数花;花小,长3~4毫米,具苞片与短梗:萼钟状,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长椭圆形,长于翼瓣,翼瓣钝形;雄蕊10,9枚联合;雕蕊1。荚果倒卵形,下垂,具网纹,无毛。种子单一。花期5~7月。果期8~9月。

  

  医书记载 编辑

  

  【性味】辛苦,凉。   ①《四川中药志》:"苦淡,凉,无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辛,平。"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化湿,杀虫。治暑热胸闷,疟疾,痢疾,淋病,皮肤疮疡。   ①《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杀虫,利小便。治皮肤疮,风丹,赤白痢,淋病。"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和中,健胃,化湿。治暑湿胸闷,口腻,口臭,头胀。头痛。"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敢毒,止痢,截疟,健胃,化湿。治痢疾,疟疾,口臭,头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烧烟熏。   【选方】①治疟疾:草木犀一两。煎汤。在疟发前一小时服用。(《吉林中草药》)   ②治疳疮,坐板疮,脓疱疮:辟汗草、黄柏、白芷、雄黄、红砒、冰片,艾绒等磨粉,卷成纸条,点燃熏。(《四川中药志》)

  

  生于砂丘、山坡、草原、海边。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

  

  本植物的根(臭苜蓿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同属植物印度草木犀(又名:蛇蜕草)和白香草木犀(又名:白花草木犀)在贵州、陕西等地亦作辟汗草使用。印度草木犀檀株高10~50厘米;叶在中部以上有细齿;花长2~3毫米。分布西南、华东等地。白香草木犀植株高1~4米;花冠白色。分布西北、东北和贵州等地。

  

  【采集】花期收割全草,阴干。

  

  【化学成分】草木犀含挥发油、香豆精,又含脂肪油3.5~6.3%,果胶7.1%,木质素3.16%。干茎含油2~3%。

  

  印度草木犀干草含蛋白质17.70%,乙醚抽提物2.63%,粗纤维34.14%,无N抽提物35.03%,碳水化物69.17%,钙0.82%,磷0.29%,镁0.38%,灰分10.50%。从鲜草中还分离出香豆精,β-谷甾醇,多种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山梨糖、棉子糖、纤维二糖等。

  

  白香草木犀含邻羟基桂皮酸即苦马酸,反式邻羟基桂皮酸即邻香豆酸,4-羟基桂皮酸即对香豆酸,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草木犀甙即邻香豆酸葡萄糖甙,苦马酸葡萄糖甙,草木犀酸葡萄糖甙即邻羟基氧化桂皮酸葡萄糖甙,以及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羟丁氨酸、天门冬氨酸和酪氨酸。腐败植物含紫苜蓿酚。根、茎含对-香豆酸,邻-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叶和嫩芽含草木犀酸即邻羟基氢化桂皮酸,草木犀酸葡萄糖甙,邻-香豆酸葡萄糖甙,草木犀甙,马栗树皮素。茎、叶还含C16到C30的酸与C20、C24、C28的醇所成的蜡。新鲜韵花含刺槐糖甙等黄酮甙。种子含草木犀甙与4种萜烯甙等。

  

  【药理作用】草木犀有抗疟作用

  

  能使鸡疟的红细胞被原虫侵染的数目减少,适当用药,血片检查可以变成阴性,能破坏疟原虫的形态使之灭亡,但其破坏方式与常山、甜菜、奎宁等不同。印度草木犀食香豆精,小量毒性不大,大量可导致恶心、呕吐、眩晕、心脏抑制及四肢发冷。马、羊等牲畜食此草过多可发生麻痹。白香草木犀含紫苜蓿酚,故能延长血凝时间。叶、茎、根的提取物可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根含皂甙,有溶血作用(pH在5.6时)。

  

  同属植物黄香草木犀,又名:黄陵零香。有抗菌作用(幼虫芽胞杆菌)。其中所含之黄酮类,对小鼠之毒性很低,大量能延长其凝血时间而不影响其出血及凝血酶元时间。能拮抗肾上脓素对离体兔耳血管之收缩。局部应用,可抑制甲醛、丙二醇引起的兔背部皮肤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对组织胺及鸡蛋白引起者,则效果不恒定。对大鼠后肢的甲醛性浮肿有抑制作用,对巴豆油性浮肿,需较大剂量方能抑制之;这些作用,与香豆精或橙皮甙有些相似。

  

  【性味】辛苦,凉。

  

  ①《四川中药志》:"苦淡,凉,无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辛,平。"

  

  辟汗草的功效与作用

  

  辟汗草的功效

  

  清热,解毒,化湿,杀虫。治暑热胸闷,疟疾,痢疾,淋病,皮肤疮疡。

  

  ①《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杀虫,利小便。治皮肤疮,风丹,赤白痢,淋病。"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和中,健胃,化湿。治暑湿胸闷,口腻,口臭,头胀。头痛。"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敢毒,止痢,截疟,健胃,化湿。治痢疾,疟疾,口臭,头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烧烟熏。

  

  辟汗草的作用

  

  ①治疟疾:草木犀一两。煎汤。在疟发前一小时服用。(《吉林中草药》)

  

  ②治疳疮,坐板疮,脓疱疮:辟汗草、黄柏、白芷、雄黄、红砒、冰片,艾绒等磨粉,卷成纸条,点燃熏。(《四川中药志》)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辟汗草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